因为行走装置兼有液压挖掘机的支撑和运行两大功能,因此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应有较大的驱动力,使挖掘机在湿软或高低不平等不良地面上行走时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爬坡性能和转向性能。
2)在不增大行走装置高度的前提下使挖掘机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以提高其不平地面上的越野性能。
3)行走装置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或较小的接地比压,以提高挖掘机的稳定性。
4)挖掘机在斜坡下行时不发生下滑和超速溜坡现象,以提高挖掘机的安全性。
5)行走装置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道路运输的要求。
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按结构可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大类。
履带工行走装置的特点是,驱动力大(通常每条履带的驱动力可达机重的35%-45%),接比压小(40-150kPa),因而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一般为50%-80%,最大的可达100%),且转弯半径小,灵活性好。履带式行走装置在液压挖掘上使用较为普遍。
但履带式行走装置制造成本高,运行速度低,运行和转向时功率消耗大,零件磨损快,因此,挖掘机长距离运行时需借助于其他运输车辆。
轮胎式行走装置与履带式的相比,优点是运行速度快、机动性好,运行时轮胎不损坏路面,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很受欢迎,缺点是接地比压大,爬坡能力小,挖掘作业时需要用专门支腿支撑,以确保挖掘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履带式行走装置组成与工作原理
履带式行走装置由“四轮一带”(即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轮、以及履带),张紧装置和缓冲弹簧,行走机构,行走架等组成。
挖掘机运行时,驱动轮在履带的紧边——驱动段及接地段(支撑段)产生一个拉力,企图把履带从支重轮下拉出,由于支重轮下的履带与地面间有足够的附着力,阻止履带的拉出,迫使驱动轮卷动履带,导向轮再把履带铺设到地面上,从而使挖掘机借支重轮沿着履带轨道向前运行。
液压传动的履带行走装置,挖掘机转向时由安装在两条履带上、分别由两台液压泵供油的行走马达(用一台油泵供油时需采用专用的控制阀来操纵)通过对油路的控制,很方便地实现转向或就地转弯,以适应挖掘机在各种地面、场地上运动。
轮胎式行走装置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的结构型式很多,有采用标准汽车底盘的可轮式拖拉机底盘的,但斗容量稍大、工作性能要求较高的轮胎式液压挖掘则采用专用的轮胎式底盘行走装置。
1)无支腿,全轮驱动,转台布置在两轴的中间,两轴轮距相同。其优点是省去了支腿,结构简单,便于在狭窄工地上作业,机动性好。缺点是挖掘机行走时转向桥负载大,转向操作费力或需要设置液压助力装置。因此这种结构型式的行走装置仅适用小型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2)双支腿,全轮驱动,转台偏于固定轴(后桥)一边。其特点是:减轻了转向桥的负载,使转向操作较轻便;支腿装在固定轴一边,保证了挖掘机作业时的稳定性。这种结构型式的行走装置多用于小型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3)四支腿,单轴驱动,转台远离中心。其特点是:驱动轮的轮距较宽,而转向轮的轮距较小,转向时绕垂直轴转动;由于车轮形成三支点布置,受力较好,无需悬挂摆动装置,行驶时转向半径小,作业时四支腿支撑,稳定性好。其缺点是:在松软地面上行驶会形成三道轮辙,行驶阻力增大,而且三支点底盘的横向稳定性差。因此这种结构型式的行走装置仅适用于小型挖掘机。
4)四支腿,全轮驱动,转台接近固定轴(后桥)一边。其特点是:前轴摆动,由于重心偏后,因此转向时阻力小,易操作,并且通过采用大型轮胎和低压轮胎,因而对地面要求较低。这种结构型式的行走装置广泛应用于中型、大型挖掘机上。
与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相比较,轮胎式行走装置的主要特点是:
1)要求地面平整、坚实,以免轮辙过深,增加挖掘机行驶阻力、转向阻力,影响挖掘机的稳定性。
2)轮胎式挖掘机的行走速度通常不超过20km/h,爬坡能力为40%-60%。
3)为了改善挖掘机的越野性能,宜采用全轮驱动,液压悬挂平衡摆动轴。作业时由液压支腿支撑,使前后桥卸荷并整机稳定性得以提高。